&esp;&esp;“出门打听了一下顺天府读书的行情,光读书的书院就有一百来家,读书人这么多,怪不得竞争这么激烈,还要看看有没有什么神童天才,又有哪些是他们这次的对手。”江芸芸耐心解释着,“京城脚下消息流通得快,听说刑部尚书上折说要删定问刑条例议,把事例分类编集,再裁定成编,下发各处,与《大明律》兼用,这对他们之后考试判案很有帮助,得找个机会看看能不能拿到新条例。”
&esp;&esp;顾幺儿嘴巴咬得松子咯吱咯吱响,不解问道:“那这个条例是好事吗?”
&esp;&esp;江芸芸闲了想:“事倒有定,情罪无遗,算好吧。”
&esp;&esp;“那就好。”顾幺儿也跟着大人样地点着头评价着,“还有吗?”
&esp;&esp;“你知道你蒋叔为什么回去吗?”江芸芸问。
&esp;&esp;“要打仗了吧?”顾幺儿说道。
&esp;&esp;江芸芸惊讶:“你怎么知道?”
&esp;&esp;“我不知道,我猜的。”顾幺儿大人模样地叹气,垂头丧气的,“边境一直不安全,所以我爹一直想要我能混到京城当当闲官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摸了摸小孩的帽子。
&esp;&esp;京城的天气太冷了,徐叔给顾幺儿买了一顶毛茸茸的大帽子,裹到脖子处,只露出一张雪白可爱的小脸。
&esp;&esp;“贵州都匀苗民起义了,你爹还有其余两位将军前往征讨,共八万兵力,不用担心。”江芸芸安慰着。
&esp;&esp;谁知道顾幺儿格外冷静:“不担心,苗人总是起义,他们其实没什么兵力,也没什么策略,就是苗族地势复杂,寨子众多,还有瘴气,这才显得难打,但我爹说只要冷静,不冒进,这些人完全不成气候。”
&esp;&esp;顾幺儿想了想:“就是太烦了,总是有人在起义,我爹身边本来还有一个副将,我很小的时候见过他,长得白白瘦瘦的,说话可斯文了,和我爹那个大老粗一点也不一样,但在一次讨征中了苗毒,也没解药,两三天就不行了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惊讶:“就是每年来了打,打了安抚这样吗?”
&esp;&esp;“对啊。”顾幺儿说,“所以觉得这些人很烦,也不好好过日子,那些首领都是本地人,还整天带着他们去送死,他们一点也不好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想了想:“为何不我们自己派官过去治理,可以归化他们。”
&esp;&esp;顾幺儿歪了歪脑袋:“我不知道啊,为什么啊。”
&esp;&esp;“我们去治理他,就可以用中原先进的文明去改变那个地方,就跟你之前听宪清说的文成公主入西藏的故事一样,在带去文化的同时,还有经济,只有经济稳定,才能保持稳定的政局,谁不想好好过日子,你爹说过,苗人起义很大一部分是日子过不下去了。”
&esp;&esp;她走了几步,思索片刻后才继续深入说道:“若是本地长官欺负人,我们作为外人介入不了,若是因为我们的问题,那苗人也有申诉的地方。”
&esp;&esp;顾幺儿想了想,突然说道:“对啊,那为什么不这样啊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没说话:“你可以问问你爹,如果你的信送得到他身边的话。”
&esp;&esp;顾幺儿兴奋起来了:“那我们先回家。”
&esp;&esp;“不行,我要先打听我大师侄的事情。”江芸芸冷漠无情说道。
&esp;&esp;顾幺儿哦了一声,走了好一会儿,忍不住抱怨道,声音闷闷的:“我比不过那个刚认识第一天的大师侄吗?”
&esp;&esp;“他看上去推一下就倒了,一点也不能保护你。”
&esp;&esp;“他刚才还吓到你了,我可没有干过这种事。”
&esp;&esp;“而且他一开始还要打你!”
&esp;&esp;江芸芸失笑:“这不一样。”
&esp;&esp;“哪里不一样。”顾幺儿紧紧牵着她的手,话锋一转,机灵说道,“要是想要我原谅你,那你等会替我写信去。”
&esp;&esp;“不行,文盲。”江芸芸矢口否决道。
&esp;&esp;顾幺儿小脸一垮,甩开她的手,臭着脸说道:“那我也不喜欢你了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推着人入了一间热闹的茶楼,也不去包间,直接在大厅坐着,看他们在讨论什么事情,抽空敷衍了一下小孩:“随便点,我请客。”
&esp;&esp;顾幺儿看着墙上的菜单,小手一挥,对着跑堂,大放厥词:“我都要了……呜呜呜……”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