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63章(1 / 3)

&esp;&esp;大人,方大人

&esp;&esp;替她牵马的那个一惊一乍的小吏奔了进来。

&esp;&esp;方清露放下邸报,看向来者。

&esp;&esp;那个女壮汉

&esp;&esp;方清露打断他:那人是个女子,跟汉子无关。

&esp;&esp;那个女子小吏怎么说怎么变扭,喘了几口气才道,她那女儿,起疫了!

&esp;&esp;方清露唰地起身往外走去,小吏急忙跟上。

&esp;&esp;什么症状?

&esp;&esp;回大人话,高热,肚子肿大,一直下痢。

&esp;&esp;黄七这几日是不是没来当差?

&esp;&esp;是,今日晚间才来。

&esp;&esp;本官等会就写折子,你隔着墙叫他,让他递消息给宫里。方清露疾步走向厢房,传令,封锁府衙,不得放出一人。

&esp;&esp;她摸出手帕掩住口鼻,在纸窗上抠出一洞,观察着那孩子的反应。

&esp;&esp;消息递进宫里时,秦玅观正准备用膳。

&esp;&esp;唐笙今日侍膳,一听是方清露递来的消息便警觉起来。这个时辰本不该有折子送来打搅秦玅观的,二娘送的急,想必是有要事。

&esp;&esp;陛下。她叫住秦玅观,您别接。

&esp;&esp;秦玅观顿手。

&esp;&esp;唐笙叫宫娥取来一壶酒,在折子上洒了些,静置了片刻才取过来。

&esp;&esp;我念给您听可以么?唐笙目光炯炯。

&esp;&esp;秦玅观亦觉察出了危机,颔首同意了。

&esp;&esp;她屏退左右,殿中只留下了唐笙和方汀。

&esp;&esp;唐笙故意同秦玅观隔开些距离,念了几行,眼睛便瞠大了。

&esp;&esp;高热、呕吐、下痢、咳血、腹肿有水声、皮肤粗黑

&esp;&esp;有潜伏期。

&esp;&esp;读上半段时,唐笙的心是悬着的,二娘记录的最初几个症状秦玅观也对的上,读到后边唐笙才稍稍放下心来。

&esp;&esp;过去学过的传染病知识在脑海里翻覆了一遍,联想起雪融引起的山洪,唐笙心中浮现了一个猜测,但她也不敢确定,只得按捺着性子念完了全文。

&esp;&esp;殿内响起了念珠拨动声。

&esp;&esp;太医院拨几个靠得住的人去。秦玅观缓缓道,查清到底是什么疫病,给出药方。

&esp;&esp;她屈起指节抵着鼻尖,隐忍着喉头的痒涩,继续道:京中不能有疫病,此事必定引起城中恐慌

&esp;&esp;方汀,将院判叫来。

&esp;&esp;是。方汀快步出殿。

&esp;&esp;秦玅观尚在病中,本就没有什么胃口,这份折子传来,更是没有心情了。

&esp;&esp;她最信得过的几个医官已在今日下午启程前往辽东,眼下太医院能用的人极少。

&esp;&esp;陛下,辽东至京城要行几日?唐笙轻声问。

&esp;&esp;官府传递文书,最快也要三日。秦玅观顿了顿道,若是拖家带口步行至京城,至少也要一月。

&esp;&esp;秦玅观的说法从侧面验证了唐笙的猜想。

&esp;&esp;唐笙犹豫再三,终于道:陛下,微臣去吧。

&esp;&esp;她在中医药方面虽有知识欠缺,但在传染病知识上,比起这个还没发明出显微镜的时代,积累还是比较丰富的。

&esp;&esp;只是,她在药方上的运用肯定没有日日和中草药打交道的医官娴熟。唐笙想要配个副手,同她一起去。

&esp;&esp;她已经在盘算着带着哪几本医书去京兆府了,却听得,不远处传来一道沙哑的声音。

&esp;&esp;秦玅观道:不可。

&esp;&esp;唐笙还想再说些什么,方姑姑却已领着太医院院判入内了,只好噤声。

&esp;&esp;院判看了方清露传来的折子,惊出了一身冷汗。

&esp;&esp;陛下,从方大人呈报的症状来看,这是水蛊啊。院判低低道,赤壁之战,曹军溃败正是因为此症。

&esp;&esp;《诸病源候论》有言:水毒气结聚于内,令腹渐大,动摇有声,常欲饮水,皮肤粗黑,如似肿状。院判深吸气,胡须有些颤,若得此症,甚难医治。

&esp;&esp;念珠拨动声止,灯火摇曳,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