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公孙鞅:……呵呵。
&esp;&esp;要不是听见这人对那群土匪说“请再帮我将韩非和李斯请来”,他就真要以为这位公子是无辜的了。
&esp;&esp;第105章 秦王的好感度怎么那么难刷
&esp;&esp;公孙鞅并不想搭理这位大秦太子。
&esp;&esp;哦,之所以知道他是大秦太子,还是因为这些脑子不太正常的天外人整日里念叨什么“为大秦而战”。
&esp;&esp;公孙鞅不理解,都是第一次见天外人,为什么天外人格外忠心于大秦。
&esp;&esp;对于公孙鞅的这个问题,扶苏耐心地给出了解答。
&esp;&esp;太子殿下曰:
&esp;&esp;“因为大秦一统天下了。”
&esp;&esp;公孙鞅:?
&esp;&esp;太子殿下继续曰:
&esp;&esp;“接连七代明君完成大一统壮举,大秦是所有人心中的白月光。”
&esp;&esp;公孙鞅:“白月光是什么意思?”
&esp;&esp;太子殿下:“不重要,反正你只要知道你是第一代明君身边的贤臣就好了。”
&esp;&esp;公孙鞅缓缓打出一个问号:
&esp;&esp;“所以第一代明君是你,不对,是你父亲是吗?你觉得从你父亲开始能连出七代贤明的继任者?”
&esp;&esp;太子殿下发现他理解错了,补充:
&esp;&esp;“不,第一代明君是秦孝公。我父亲是第七代,统一天下的那个,秦始皇帝。”
&esp;&esp;公孙鞅缓缓点头:
&esp;&esp;“原来你父亲是第七代,秦始皇……什么东西?!”
&esp;&esp;公孙鞅终于意识到哪里不对了。
&esp;&esp;不是说秦国现任国君是历史上那位秦穆公吗?怎么现在看着,国君换成了一个时代比所有人都晚的秦始皇帝?
&esp;&esp;你们秦国不讲武德啊!居然给出错误讯息骗人!
&esp;&esp;接下来,公孙鞅花了好半天,终于弄明白了一切。大秦上一任国君确实是穆公,只不过穆公的继承人还没继位,就被空降的后世子孙给抢了。
&esp;&esp;公孙鞅疑惑为什么秦国会出现空降新王的情况。
&esp;&esp;扶苏假装一无所知:
&esp;&esp;“孤也不清楚,突然就来了。”
&esp;&esp;公孙鞅也没追究,毕竟时空错乱也是突然就出现的。可能,这也是错乱的一环吧。
&esp;&esp;总之,公孙鞅提前改名叫商鞅了,直接被抓壮丁去负责大秦的改革。
&esp;&esp;现如今的大秦是缝合的大秦,关中境内少许区域施行的是穆公在世时的政策,其他地区则是施行的韩桓惠王时期的秦国国策。
&esp;&esp;而韩桓惠王在位的时候,已经是战国末年的末年了。
&esp;&esp;根据非专业探子(玩家)的打探,在韩王遇到时空错乱之前,他印象里秦国的国君是年幼的秦王政,被相国吕不韦把持。
&esp;&esp;也就是说,其他地区的国策是以商鞅变法后的内容为主。而且已经经历了百年的适应,彼此磨合掉了不少不合适的内容。
&esp;&esp;这也是大秦人对于这两天下放的新律接受良好的原因,他们都习惯严格管制了。
&esp;&esp;况且听说如今的王就是秦王政,和他们记忆里的一样,这让广大秦人生出了安全感。毕竟王没换的话,就不用担心上头突然下达一些逼死人的王令了。
&esp;&esp;虽然很疑惑怎么秦王政就注定要一统天下了。
&esp;&esp;但想到秦王政是玄鸟转世(是的,谣言已经变成这样了),又觉得一切都很合理。
&esp;&esp;唯有关中地区,习惯了穆公时期的自由散漫。直接上来就让他们完全按照商鞅变法的内容执行,有些强人所难。
&esp;&esp;针对突发情况的新律是一回事,那是短期的律法。以后一直都施行“商鞅变法”则是另一回事了,这可是要用很多年的。
&esp;&esp;主要是商鞅变法针对的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国情,而春秋时期的秦国国情显然大有不同。就需要商鞅重新了解秦国的情况,制定新的变法内容。
&esp;&esp;而这个新的变法内容呢,还得要能引导关中秦人尽快跟上周遭秦人的脚步。等始皇一统天下的时候,最好全国上下律法一致,免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