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同去年那样,江福宝带着徒弟们开始炮制药材。
&esp;&esp;每日都在降温,日子过的飞快。
&esp;&esp;眨眼间,就临近除夕了,伴随着一场小雪的降临,陈红霞出嫁了,在成亲的前一天,江福宝特意派人送她回来,等着第二天邵四游来接。
&esp;&esp;她不像邵四游,家里人都健在,没必要在医馆出嫁。
&esp;&esp;“老陈头,恭喜啊,你孙女嫁的这么好,你往后怕是有福啦。”
&esp;&esp;“是啊,嫁给福宝医馆的大夫,以后红霞学出了师,夫妻俩都是大夫,这银子还不哗哗的赚啊,听说红霞的夫君一月有三两银子呢,我滴个老天,那可是三两银子啊,吃喝都在福宝的医馆里,那一年下来岂不是能攒三十来两,这都赶上我家一辈子的存银了。”
&esp;&esp;“啥?江贾氏,你说的真的假的?一月能有三两?真有这么多?”“当然是真的,我还能骗你不成?上次我大孙子喉咙疼,我带他去福宝的医馆看病,刚好赶上福宝给这些大夫发工钱,我就扫了一眼,红霞家的那个可是拿了三两银子呢,我不会瞧错,你知道我眼睛多好,隔着一里地,站那的是男是女我都能瞧见。”
&esp;&esp;江贾氏嘚瑟的挺起胸膛,说出口的话她都不感觉哪里不对。
&esp;&esp;“天呐,这么多,没想到红霞这个老姑娘到头来,竟然是江家村嫁的最好的,我还以为她要当一辈子的老姑娘呢,谁知道她突然走了狗屎运,先是被福宝收了当徒弟,现在又嫁给了她的师兄,这两口子以后只怕是不少赚啊,这么好的夫婿让她找到了。”
&esp;&esp;“老陈头,你们要享福咯,孙女婿这么厉害,孙女以后出了师肯定赚得也多,说不定也是一月三两,乖乖哩,两口子一月加起来都有六两啊!到时候也不知道一年要孝敬你们多少呢,啧啧,真是羡慕啊,哪像我家的孙女,早早的就嫁到外地去了,都三年了,也不见她回来看看我们,更别提帮扶了,当真是白养咯。”
&esp;&esp;老徐氏叹了口气,眼里满是羡慕。
&esp;&esp;被他们围在中间的老陈头的脸上虽然也是高兴的,可是却没有那般嘚瑟。
&esp;&esp;他高兴的是孙女终于有了归宿,而不是孙女婿的条件有多好。
&esp;&esp;尤其是孙女婿是孤儿,没有家里人了。
&esp;&esp;孙女嫁过去就当家做主。
&esp;&esp;福宝还跟他说了,等红霞学成,医馆弄好,两人就要去外地独守一家医馆了。
&esp;&esp;虽然他不放心,可他不会说出来,家贫走四方,他老陈头没有让孙女留在家中的本事,就不要阻拦。
&esp;&esp;况且,他了解孙女,这个孩子最是孝顺,只要她以后每年回娘家看一次,他就知足了。
&esp;&esp;因此,村里人说的话,他只当听不见,只笑笑就当回应了。
&esp;&esp;“老王氏,你孙女干什么嫁那么远,你心里没数啊?你当初可是收了你孙女婿五两彩礼呢,村里谁人不知?现在叹气,当初你收彩礼的时候,可开心了,笑的跟花一样,你要是疼你孙女,也不至于让她嫁那么远了。”
&esp;&esp;一个跟老王氏不对付的老妇,撇了撇嘴,怼道。
&esp;&esp;“哼,我都是为了她好,我孙女婿家里日子过的宽裕,肯定会善待我孙女的,要没我,她只能嫁在咱们连山镇,吃糠咽菜,该感谢我才是。”
&esp;&esp;老王氏丝毫不觉得自己做错了,只是后悔把孙女嫁早了。
&esp;&esp;这里姑娘大多数都是十四十五成亲,她孙女十三就定下了,一到十四就嫁到临县去了。
&esp;&esp;老王氏当真是一刻也不想留。
&esp;&esp;多留一天,就得多吃娘家一天饭,对于抠搜的老王氏来说,简直就是要她的命。
&esp;&esp;“嗤,当谁不知道似的,那何家小子来接亲的时候,病的都快死了,是被家里人架着来的,只怕你孙女嫁过去就是为了冲喜吧。”
&esp;&esp;老妇嗤笑一声,戳了老王氏的心窝子,她感觉自己的脸被打的啪啪直响,眼瞅着两人要吵起来。
&esp;&esp;村里其他人赶紧将她们分开了。
&esp;&esp;一个站最左边,一个站最右边,中间简直隔着十万八千里。
&esp;&esp;就是吵,也互相听不到对方的声音。
&esp;&esp;直接避免了一场纷争。
&esp;&esp;“哎哟,这是来接亲了?怎么这么早?”
&esp;&esp;“是啊,还没到时辰呢,来早了
精彩书屋